复旦老校友孙卫东,在美国流浪了?
这事儿最近闹得沸沸扬扬。
一个80年代的公费留学生,曾经的少年班天才,现在居然露宿街头?
这剧情,比电视剧还跌宕起伏。
先说说这个孙卫东。
当年国家砸了多少资源培养他啊,就盼着他学成归来建设祖国。
结果呢?
人家毕业后拿了绿卡,成了美国公民。
这就好比你花钱供孩子上大学,结果孩子毕业后跟你说:“爸妈,我不回来了,我在外面挺好的。” 你是什么感受?
更让人“意想不到”的是,孙老兄当年学的可是物理,据说在美国这个领域碰了壁,干脆直接放弃了。
这就好比你苦练十年厨艺,结果发现当厨师太辛苦,干脆改行送外卖了。
你说气人不气人?
还有更“扎心”的。
据说他父亲去世都没回来奔丧,跟家里也断了联系,老母亲被他气得高血压脑梗都犯了。
这……怎么说呢?
“子欲养而亲不待”的现实版?
现在,纽约上海同乡会会长沈珺说要帮他,想把他接回国。这下好了,网上炸开了锅。
有人说,这是人道主义援助,应该帮。毕竟老校友一场,流落街头也怪可怜的。
可另一拨人就不乐意了。
人家现在是美国公民,凭什么用我们的钱管?
美国那么发达,连个流浪汉都管不了?
再说,当年国家培养他花了那么多钱,现在又得花钱接他回来,还得养老?
这算怎么回事?
评论员项立刚直接说了:中国不欠任何一个“润”人!
这话听着挺狠,但也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。
还有人翻旧账,说沈珺之前帮过一个“上海刘大爷”回国,结果也挺让人无语的。
所以,这次大家更担心了,不会又是一个“白眼狼”吧?
其实这事儿吧,就跟家里孩子闹别扭离家出走似的。
孩子在外面混得不好,想回家了,当父母的要不要管?
肯定得管啊!
但问题是,这个“孩子”当年可是拿着家里的钱出去的,现在又回来伸手要钱,这心里总归有点疙瘩。
再说,公共资源就那么多,得用在刀刃上啊。
与其花大价钱接一个“问题”回来,不如多培养几个愿意为国家做贡献的人才。
复旦校友会也挺委屈,说他们只是想帮老校友一把,没想用公共资源。
最终回不回国,还得看孙卫东自己。
这事儿啊,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。
国家责任、个人选择、公共利益,这三者怎么平衡?
真是个难题。
就像一团乱麻,剪不断,理还乱。